這部影集一直都在經典美劇必看名單上
剛開始看時非常驚喜
因為充滿了我最喜歡的黑色幽默
因為充滿了我最喜歡的黑色幽默
(其實經典美劇名單幾乎每一部都是黑色幽默
I don' know why
可能就是HBO一貫的的風格)
IMDB 8.7
http://www.imdb.com/title/tt0248654/
*劇透注意*
I don' know why
可能就是HBO一貫的的風格)
IMDB 8.7
http://www.imdb.com/title/tt0248654/
*劇透注意*
費雪一家人經營著一間家族葬儀社
負責人爸爸在第一集一開始就出車禍去世了
大兒子奈特回到家裡幫忙
就這樣接手了家族事業
每一集的一開頭都會有一個人死去
(通常是當集葬儀社的客人)
(通常是當集葬儀社的客人)
費雪一家人時不時會看到這些死去的人
在他們身邊晃來晃去
在他們身邊晃來晃去
跟他們說一些內心的遺憾
或是抱怨自己怎麼會就這樣死了
看到這邊是不是會以為這是一部靈異影集
沒有喔完全不是
六呎之下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虛虛實實的敘事方式
簡單說就是他們會不斷把角色心理焦慮、夢境、幻覺
用真實發生的樣子演出來
用真實發生的樣子演出來
導致觀眾會一直被騙
常常看一看超緊張想說天啊不會吧
下一秒才發現是假的
我就被騙了很多次
導致後來真的發生可怕的劇情時還心想著
搞不好又是幻覺
搞不好又是幻覺
抱著這樣的期待一直等
最後發現不是幻覺,是真的發生了
無法接受也要接受
無法接受也要接受
我覺得這也是這部影集很厲害的一個地方
他比照了現實生活壞事發生時
就算不敢相信,也只能接受的那種恐懼、憤怒和無奈
沒錯,這就是一部完全比照現實的影集
當然是誇張化的版本
裡面的每個角色都很激烈,都很fuck up
偏執狂、憤世忌俗、精神病、叛逆期、憂鬱症等等
大家都很緊繃,都有著沒有解答也解決不了的麻煩
但也只能努力地維持著現在的生活
表面上平靜但水平面下的波濤洶湧隨時都會一觸即發
而每個人都可能是現實中你我的象徵
媽媽茹絲一輩子就只知道做一個媽媽
當孩子都大了老公又去世後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壓抑太久導致她神經質又很偏執
雖然頻頻失敗卻依舊執著地踏出腳步
努力尋求自己的幸福
茹絲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那種身為母親特有的勇敢
就算發生了再糟的事情
當已成年的孩子們也都崩潰不知道該怎麼辦
茹絲雖然滿臉是淚
卻還是會握緊孩子的手說一切都會變好的
布蘭達是我也很喜歡的一個角色
她來自一個會把小孩逼死的心理醫生家庭
從小是個天才兒童一直被分析
導致了她的憤世忌俗和擺爛性格
她常常覺得自己一團混亂
必須要用刻薄來掩蓋內心的不安
這些角色都有點自虐傾向
總是往著對自己有害的路去走
布蘭達、奈特、麗莎都是
他們要真的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也是真的很難
老實說看到後面已經搞不懂奈特到底在幹嘛了
而大衛,費雪家的二兒子
就是個可以得到幸福的角色
他一直努力著維持著家族事業
維持與伴侶的感情
也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大衛是個讓人很心疼的角色
很喜歡看他和奈特兄弟感情很好的樣子
所以最後奈特離去更讓人難過
克萊兒是個很惱人的青少年
一邊嗑藥一邊試著創作
一邊懷疑自己一邊抱怨全世界
雖然很惱人
但看一看會覺得她搞不好真的是最貼近自己的角色
配角的故事也是一團混亂
布蘭達的躁鬱症弟弟比利像炸彈一樣隨時會爆炸
還對姐姐有著不正常的依戀
茹絲再婚對象喬治有幻想症和憂鬱症
一躲到防空洞裡就不出來
其實這影集一路看下來非常的消沉
跟費雪家一樣那股絕望和死亡的氣氛一直盤旋不去
David總是憂慮地跟Keith說
「你不覺得我們家很depressed嗎」
演到後面不如說只有黑色,幾乎沒有幽默了
一直看到倒數第二集我還在想
天啊這真的是我看過最絕望的影集了
為什麼都要完了還這麼慘這麼陰沉

但是最後一集
真的是一個很意外的結尾
在克萊兒決定開車去紐約展開新生活的路上
未來的日子開始出現
大家一起幫布蘭達的女兒慶生
大衛跟Keith終於結婚
熟悉的人名和出生卒年的白畫面也陸續出現
那些人名是這部戲我們認識的每一個角色
茹絲在家人陪伴下去世
死前看到了老公和大兒子奈特
Keith被槍擊去世
大衛中風前看到Keith對他笑
布蘭達昏過去前身邊的比利依舊不斷的碎碎念
瑞可在度假的時候倒下
克萊兒結婚
克萊兒的老公去世
克萊兒最後獨自一人在照片包圍下去世
短短幾分鐘的結尾呼應了這部戲的主題-死亡
但一切都在一片白光中
顯得無比幸福又無比的美好
最後這幾幕是流著淚看完的
因為從第一季看到現在
你會覺得你已經熟識費雪這家人
又或是覺得他們就是你自己
他們那些實際到不行的煩腦、焦慮、自我懷疑和搞砸
或多或少都映照出了每個觀眾的內心
看著他們在一片白光中離開人世
不管是好結果,還是壞結果
人生就是這個樣子
無奈,但必須繼續下去
然後迎向死亡
結局這段配的是Sia的Breathe Me
又是個神配樂選取
btw我很喜歡演Federico的演員
之前在夜班醫生就覺得他很可愛
六呎之下裡超年輕的
然後現在只能去看Dexter安慰一下自己 (掩面
雖然頻頻失敗卻依舊執著地踏出腳步
努力尋求自己的幸福
茹絲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那種身為母親特有的勇敢
就算發生了再糟的事情
當已成年的孩子們也都崩潰不知道該怎麼辦
茹絲雖然滿臉是淚
卻還是會握緊孩子的手說一切都會變好的
布蘭達是我也很喜歡的一個角色
她來自一個會把小孩逼死的心理醫生家庭
從小是個天才兒童一直被分析
導致了她的憤世忌俗和擺爛性格
她常常覺得自己一團混亂
必須要用刻薄來掩蓋內心的不安
這些角色都有點自虐傾向
總是往著對自己有害的路去走
布蘭達、奈特、麗莎都是
他們要真的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也是真的很難
老實說看到後面已經搞不懂奈特到底在幹嘛了
而大衛,費雪家的二兒子
就是個可以得到幸福的角色
他一直努力著維持著家族事業
維持與伴侶的感情
也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大衛是個讓人很心疼的角色
很喜歡看他和奈特兄弟感情很好的樣子
所以最後奈特離去更讓人難過
克萊兒是個很惱人的青少年
一邊嗑藥一邊試著創作
一邊懷疑自己一邊抱怨全世界
雖然很惱人
但看一看會覺得她搞不好真的是最貼近自己的角色
配角的故事也是一團混亂
布蘭達的躁鬱症弟弟比利像炸彈一樣隨時會爆炸
還對姐姐有著不正常的依戀
茹絲再婚對象喬治有幻想症和憂鬱症
一躲到防空洞裡就不出來
其實這影集一路看下來非常的消沉
跟費雪家一樣那股絕望和死亡的氣氛一直盤旋不去
David總是憂慮地跟Keith說
「你不覺得我們家很depressed嗎」
演到後面不如說只有黑色,幾乎沒有幽默了
一直看到倒數第二集我還在想
天啊這真的是我看過最絕望的影集了
為什麼都要完了還這麼慘這麼陰沉

但是最後一集
真的是一個很意外的結尾
在克萊兒決定開車去紐約展開新生活的路上
未來的日子開始出現
大家一起幫布蘭達的女兒慶生
大衛跟Keith終於結婚
熟悉的人名和出生卒年的白畫面也陸續出現
那些人名是這部戲我們認識的每一個角色
茹絲在家人陪伴下去世
死前看到了老公和大兒子奈特
Keith被槍擊去世
大衛中風前看到Keith對他笑
布蘭達昏過去前身邊的比利依舊不斷的碎碎念
瑞可在度假的時候倒下
克萊兒結婚
克萊兒的老公去世
克萊兒最後獨自一人在照片包圍下去世
短短幾分鐘的結尾呼應了這部戲的主題-死亡
但一切都在一片白光中
顯得無比幸福又無比的美好
最後這幾幕是流著淚看完的
因為從第一季看到現在
你會覺得你已經熟識費雪這家人
又或是覺得他們就是你自己
他們那些實際到不行的煩腦、焦慮、自我懷疑和搞砸
或多或少都映照出了每個觀眾的內心
看著他們在一片白光中離開人世
不管是好結果,還是壞結果
人生就是這個樣子
無奈,但必須繼續下去
然後迎向死亡
結局這段配的是Sia的Breathe Me
又是個神配樂選取
btw我很喜歡演Federico的演員
之前在夜班醫生就覺得他很可愛
六呎之下裡超年輕的
然後現在只能去看Dexter安慰一下自己 (掩面